市委:
邯郸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保护与利用好我市独特的文物资源,促进邯郸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市政府于今年2月24日,以邯政[2005]2号文公布了我市第二批10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由于名额限制,马服君赵奢墓未在公布的100处名单之列。
马服君赵奢墓及紫山作为全国和全世界千万以上人口马姓同胞的祖源地,是我市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马服君赵奢墓,位于邯郸县三陵乡陈窑村西北300米处的紫山上。紫山又名马服山。《史记》张华注:“赵奢墓在邯郸西山上,本名紫山,因奢(赵奢)冢在上,故名马服山。”赵奢,战国时期赵国七贤之一,是赵国王室裔孙,赵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惠文王时期的八大将军之一。他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至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秦国联合韩国发动了侵略赵国的战争,大军直抵阏与(今山西和顺)。赵惠文王派赵奢率军前往救援,溃败秦军数万,凯旋而归。赵惠文王为奖赏赵奢,赐号为“马服君”,封邑位于马服山(今邯郸市西北的紫山)。赵奢对国王的封赐十分荣耀,于是将子孙的赵姓改为“马服”氏。后来,又改为单姓“马”。这样,赵奢成了汉族马姓的始祖。邯郸的马服山便成了马姓开宗立姓的地方。赵奢一生戎马疆场,战功赫赫,在朝中与蔺相如、廉颇齐名,为赵国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成为赵国的一代名将。
为切实做好对赵奢墓的保护与利用工作,近年来,尤其是今年春季(4月3日),为迎接来自宝岛台湾和马来西亚的30多位马氏宗亲来邯郸寻根祭祖,市政府、邯郸县及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墓冢周边进行了环境整治,修建了墓碑,并出版了马氏研究的专刊。寻根团由台湾世界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马鹤凌及马来西亚马氏宗亲总会总会长马振全带队。马氏宗亲如此大规模地来邯郸寻根祭祖在我市历史上还是首次,市领导聂辰席、王三堂、贾永信、丁英辉、辛宝山以及省台办领导亲切会见了寻根团一行。寻根团在邯期间,还举办了马氏文化研讨会,在紫山赵奢墓举行了祭祖仪式。市领导希望马氏宗亲把邯郸作为投资兴业、观光旅游、交流合作的首选之地。依托马服君赵奢墓发展文物旅游业,以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鉴于上述原因,按照市政府的安排及有关专家学者建议,我局提出意见如下:
一、建议将马服君赵奢墓增补为我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研究,我局拟原则同意将赵奢墓增补为我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期将制作好的申报材料上报市政府,请市政府能够审核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进一步加强马服君赵奢墓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邯郸县及有关部门应在去年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在今冬明春的绿化安排中,建议由绿化部门扩大植树面积,切实改善周边环境。
三、建议建设马氏宗祠陈列馆。在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马服君赵奢墓总体保护规划,建设马氏宗祠陈列馆,并组织搜集马氏祖源的相关资料,进行陈列布展,使马氏宗祠陈列馆成为全面展示马氏文化的重要场所、旅游景点的亮点,同时可以大大丰富马氏文化的内涵。
邯郸市文化局
二OO五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