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老祖的传说 |
|
“马痴子”从山东来到广鹿岛,和后海头一个姓吴的老汉交上了朋友,住在老汉家里。两个人你尊我敬,就像亲兄弟一样。可是,吴老汉家里很贫穷,经常揭不开锅。
有一天,“马痴子”对老汉说:“我在你这住得太久了,明天就要走了。”
“不行。”吴老汉着急地说,“日子再苦,也不能让你走的。”
“马痴子”说:“你的盛情,我全领了。可是,这样下去,要拖累你的,我决定要走。”
吴老汉看“马痴子”决心已定,又挽留说:“你实在要走,那就再少住几天吧!”
“马痴子”只好依了老汉。一天,“马痴子”说:“咱们过海到瓜皮岛去溜达吧?”老汉高兴地说:“好吧,我陪你去玩玩。”
两个人来到东海头一看,茫茫大海,一只船也没有。“马痴子”说:“我用海水洗洗脚,等来了船咱们就走。”说着,他就脱下了一只鞋放在岸上,另一只还没等脱下来,一个海浪打过来,把“马痴子”卷进海里。只见他在海上飘飘摇摇地往前漂去,就像走平道,一点也不往下沉。
吴老汉一看很惊奇,顺手拿起“马痴子”留下的这只鞋,心想:“不知穿上这只鞋能不能像他那样漂过海去?”就在他寻思的时候,海面上漂过来一只小船,他跳上船刚站稳,那小船就忽忽悠悠地朝瓜皮岛漂走了。
船快要到瓜皮岛的时候,奇怪了,那船不但不往前走了,反而往后退。吴老汉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想起“马痴子”的那只鞋,急忙拿出来,两只手紧紧地握着跳进水里,回头再看那只小船,早就无影无踪了。他靠“马痴子”的那只鞋浮在海面上,不大一会,就漂上的瓜皮岛。
吴老汉想,“马痴子”大概是神仙吧?
原来,“马痴子”是别人送的外号。他小时候,父亲为渔霸打鱼葬身大海,母亲领着他外出躲债,客死异乡。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可怜其悲惨身世,指点其修炼,终成仙人。临别,汉钟离赠送一领炕席。“马痴子”凭这一领炕席,漂洋过海回到了老家广鹿岛。
不久,“马痴子”告别了吴老汉,住到了南海边老铁山下的石洞里,谁也没有再见到他。
“马痴子”始终牢记师傅汉钟离的忠告:要多做善事,普渡众生。住到山里之后,他每天都在黄、渤两海巡游,每当渔民遇到恶劣的天气,出现危险的时候,“马痴子”总是乘坐飞席腾云驾雾及时赶到,将遇险渔民安然救起送至岸边。于是,“马痴子”的名字在黄、渤两海的渔民中间广为传颂。渔民们觉得“马痴子”名字不雅,便送他雅号“马老仙人”,也称其“马老祖”。
转眼,五六年过去了。有一天,吴老汉家来了一个少年,说是来找马祖的。吴老汉问:“他是你什么人,你从什么地方来?”
少年说:“我是他的亲外甥,从山东来,想看看舅舅,听说你知道他的下落。”
吴老汉说:“他只告诉我住在南山上,我没去过,你去找找看吧。”
外甥爬上了老铁山,山上山下找了个遍,到底在一个石洞(人称“神仙洞”)里找到了。马祖正一个人躲在石洞里,点着油灯捉虱子。
陪伴着舅舅住了几天,外甥想家了,要走。马祖留不住,就说:“走就走吧!把这些果子带回去。”说着,往外甥口袋里装了一捧石头子,把他送到海边。那里早有一只小船在等着他。他上了船,不多时就到了山东的登州府。
上了岸回头一看,自己所乘的哪是什么船呢,原来是一片树叶子。他一下子愣住了,心里很纳闷。扛起口袋往家走,觉得口袋很沉,解开一看,原来是些石头子。他一拎口袋底,“哗啦”一声,全都倒进海里去了。回到家,妈妈问他:“你舅舅没给你点儿什么东西吗?”
“给了,他说给我一些果子,却是些石头,叫我都倒进海里去了。”
妈妈抓过口袋往里一看,不觉惊叫了声。原来儿子没有倒干净,口袋里还有一块石头子儿,这会儿竟变成一锭明晃晃的金元宝。儿子一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马老祖来到广鹿岛,岛上年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连海盗也不敢再来了。大伙感激他,就在老铁山西侧的望海岭上,给他修了一座庙,叫“马祖庙”。(讲述人:宁静远 搜集整理者:谢景福)
|
|
|
<< 上一条:
下一条: >>
|
|
|